蒸馏法(真空低温蒸馏技术):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技术,利用含氘水分子沸点略高于普通水分子的特性,在真空环境下降低水的沸点(通常低于70℃),通过多级蒸馏塔的反复蒸发与冷凝,使普通水分子优先汽化分离,最终得到低氘水。该技术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、操作稳定,适合规模化生产,缺点是能耗略高,需配套节能系统。
膜分离法(渗透汽化膜技术):采用特殊高分子渗透膜,利用普通水分子与含氘水分子在膜中扩散速率的差异,在压力或浓度差驱动下,普通水分子快速透过膜层,含氘水分子则被截留。该技术具有常温操作、能耗低、分离效率高的特点,适合中小批量生产,但膜组件成本较高,需定期维护更换。
吸附法(分子筛吸附技术):利用专用分子筛材料对含氘水分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,当天然水通过吸附柱时,含氘水分子被分子筛吸附,普通水分子则直接流出;当吸附饱和后,通过升温或降压实现分子筛再生。该技术设备体积小、启停灵活,适合实验室或小型生产场景,缺点是产量有限,需频繁再生。
预处理系统:作为设备“前置保障”,主要功能是去除原水中的杂质、重金属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,避免污染核心分离组件。通常包括石英砂过滤器(除泥沙)、活性炭过滤器(除异味有机物)、精密过滤器(除微米级杂质)、反渗透装置(进一步提纯水质),部分设备还会配备紫外线杀菌模块。
核心分离系统:设备的“心脏”,根据采用的技术不同,核心组件分为蒸馏塔(蒸馏法)、渗透膜组件(膜分离法)、分子筛吸附柱(吸附法)。例如蒸馏法设备会配备3-5级串联蒸馏塔,通过逐级提纯降低氘含量;膜分离法设备则采用多组膜组件并联,提升处理量。
后处理系统:保障低氘水的饮用安全性与稳定性,主要包括精密过滤(去除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杂质)、矿物质调节模块(部分设备可按需添加有益矿物质)、无菌储水罐(避免二次污染)。
智能控制系统: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与精准调控,核心为PLC控制系统,配套触摸屏操作界面,可实时监控原水水质、氘含量、水温、压力等关键参数,支持自动启停、故障报警、参数记忆等功能,部分设备可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。
辅助系统:包括供水泵(提供稳定水压)、热交换器(蒸馏法设备配套,实现能量回收)、真空系统(蒸馏法设备专用,降低沸点)、排污系统(处理废水),确保设备连续稳定运行。

微信公众号

移动端浏览